玄關作為家里的第一入戶區,很多人都會將其作為重點來設計。甚至在原戶型沒有玄關區的情況下,還會「造」個玄關出來。當然,玄關的設計方式也有很多種。比如通過隔斷,來起到優化動線的作用;比如通過小過道的方式,讓進門有一塊緩沖的區域。
不過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封閉式玄關」在當下的裝修中,算是越來越流行了。比如下面這位屋主的新家,就是這樣來設計的。相較于傳統的玄關,不僅更加干凈衛生,還避開了視覺上的凌亂。同時,不同原木材質的運用,也讓全屋溫馨的氛圍感,都快溢出屏幕了。
新房來自成都,面積80㎡,典型的緊湊型小三室戶型,屋主是一對90后小夫妻。喜歡文藝復古的空間氣息,并十分注重空間質感以及居住體驗。同時,希望在合理利用空間的情況下,能有一個衣帽間和梳妝區。
從原戶型的結構來看,由于受到空間面積限制,所以問題也比較多。比如廚房沒有采光,且面積過于緊湊;比如次衛生間過于狹小;再比如兩個陽臺的使用率不高等等。因此,在改造時,也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優化。
結合屋主的需求,以及現有的空間問題,布局改造如下
1、玄關采用封閉式設計,徹底隔絕空間,提高生活的質量感。
2、入戶旁邊的小陽臺,作為家政區來使用,釋放出南陽臺的面積。
3、廚房向餐廳擴大,緩解內部的緊湊性,并分別在餐廳、玄關做開窗處理。
4、南陽臺納入室內,進一步提高客廳的面積。
5、主臥外面的陽臺同樣納入室內,以便延伸出一個獨立的衣帽間。
6、功能間采用移門隔斷,解決小過道沒有采光的問題。
相較于傳統的玄關區,屋主家則通過三扇折疊門,做了「封閉式處理」。這樣一來讓空間實現了獨立,提高了室內地暖及空調的效果;二來提高了室內的衛生與整潔度,尤其是在疫情下的時代,進屋消毒殺菌已經成為了生活中的習慣。同時,灰磚、原木、綠植、以及格柵門的存在,還讓入戶有了一種曲徑通幽的禪意。
玄關與廚房之間做開窗處理,并通過長虹玻璃隔斷,既提高了玄關區的顏值感,也增加了廚房的通透性。而綠植、招財貓、鑰匙盆的配置,也在帶來趣味性的同時,強化了空間的幸福指數。
通過玄關就是餐廳,墻面刷上奶茶色的乳膠漆,再通過櫻桃木和胡桃木兩種材質搭配,既帶來了溫潤的質感,也讓層次做到了雜而不亂。而墻面的木塊隔層,以及側面的餐邊柜設計,也兼具了收納與展示功能。
餐廳與廚房之間,同樣做了開窗設計。這樣既讓空間與空間之間,有了更多的互動性,也為廚房起到了引光的作用,從而讓空間氛圍更加溫馨、融洽。
來到廚房,當空間向餐廳擴大之后,立馬就緩解了空間的緊湊感。L形的櫥柜搭配上一字形的吊柜,也讓操作動線實現了人性化,并有了不俗的收納能力。
都說客廳是家里的活動區,但對于屋主來說,卻是一個安靜的放空角落。因此,硬裝這塊以最簡單的方式來處理,并通過軟裝襯托,簡約又不失溫度。同時,留白的處理方式,也為后期保留下了足夠的余地。
小體積的沙發、圓角的茶幾、以及圓形的藤編地毯選擇,不僅帶來了舒適的居住體驗,也凸顯出了高質量的生活方式。當然,也最大程度降低了小戶型的擁擠感。
為滿足女主衣帽間的需求,主臥外的陽臺則納入了室內。雖說即便如此,空間還是有點不夠用,但一體化的原木床頭設計,卻也帶來了足夠的安全感,并且在強化空間層次的同時,提供了溫暖的氛圍感。
獨立的衣帽間設計,雖說看起來不大,但儲物能力卻一點都不差。尤其是將部分柜體采用置物架的方式來設計后,更是在收納時做到了靈活。
梳妝區是利用次臥室的面積實現的,巧妙解決了女主的化妝需求。
功能間在原有的空間基礎上,將門洞做了擴大處理。這樣一來,既為小過道起到了引光的作用;通過移門也能讓空間實現開合自如。
墻面刷上煙綠色的乳膠漆,再通過燈光襯托,立馬就帶來了沉浸式的氛圍體驗。而整面墻的書桌設計,也完全滿足了夫妻兩人的共同辦公、游戲需求,并且飄窗臺的存在,還提供了臨時小憩的功能。
其實不管是大戶型,還是小戶型,都是可以做「封閉式玄關」的。但有一點要注意,就是在設計時需要保留一定的通透性。否則,一進門就會帶來擁擠感。所以喜歡的朋友,也可以在裝修時嘗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