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兒女是父母上輩子欠下的債,今生需要用一輩子償還。
可我卻想說:「這輩子誰也不欠誰,該放手時就放手。培養孩子獨特的生存能力,就是父母最大的愛。」
想要孩子有出息,呵護可沒有任何成效。
高材畢業生家裡蹲,急壞母親求助無門
來自鄭州的李女士今年50來歲了,她非常焦急的尋求了調解員的幫助,
李女士坦言,她的兒子26歲了,每天呆在家裡不是玩手機就是打遊戲,
要麼看直播,壓根都不工作,就算給兒子介紹工作的話,兒子也會反懟那你去幹唄。
不僅如此,每當李女士問兒子吃不吃飯時,兒子也不帶搭理的,都是點外賣吃,
母子兩人就像是個陌生人,整天都說不上幾句話,話說狠了,兒子還會把門一關一鎖就呆在裡面不出來。
看到兒子的這一系列操作,李女士很是無奈,她也找了親戚朋友來勸說兒子,
可都沒用,現如今李女士也覺得很壓抑,心情很難受,她不知道該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
李女士表示, 兒子是二本大學畢業,學的會計專業,當初在學校還是錄取分最高的,
想不明白這麼優秀的兒子為何畢業三年了不工作,老是蹲在家裡,這不是混日子嗎?
隨後在李女士的帶領下,我們也就見到了她的兒子佳佳,面對詢問時,
佳佳顯得很是不耐煩,他直言有什麼好溝通的,她不理解我啊,她不懂啊,
轉過頭他又質問了母親: 這兩年你給我做過幾頓飯啊?
佳佳說他每天都是自己點外賣,都不讓母親做飯的,至于為啥不讓母親做飯?
佳佳卻說讓她做幹啥啊,吃了很煩,就是她做飯老是說一些她的思想,還不如不做,還不如不吃呢。
對于是不是畢業之後一直呆在家裡沒有工作這一點,佳佳也是理直氣壯的說了這麼一句話:
我老闆光禮拜六一天就給我轉八百一千(約4400台幣)的,我一天就賺別人一個星期的你懂嗎?還說我沒錢。
母親李女士聽罷很是不解,在她看來兒子每天的生活作息很不規律,
白天幾乎都沒見他出去過,也從來都不會跟自己多說什麼,實在不理解兒子是怎麼賺錢的。
說到這兒,調解員也發現了一個細節,那就是佳佳的黑眼圈很嚴重,是不是在上夜班呢?
對此佳佳解釋前一段時間4天大概只睡了七八個小時,主要的工作就是 陪玩打遊戲,
或者上分,有時候白天工作,有時候晚上工作,不固定的。
至于一個月能有多少固定收入,佳佳也算了一筆賬,我有固定的客戶,
微信上收入一個月有2000元(約8800台幣),QQ上收入一個禮拜固定七八百(約3600台幣)左右,
這合計就是五千多,還有一些不經常找我打遊戲的零零散散我都沒算,
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兩個固定找我打遊戲的客戶。
此時李女士終于了解了一點兒子賺錢的途徑,但在她看來這都是很不正常的,
因為她受的都是正規教育,以前也是當老師的,現在退休每個月都有退休金和醫療保障,
根本不用對晚年的生活發愁,所以看到兒子這樣的工作啥都沒有,這能不著急嗎?
當下李女士也勸說了兒子,你這統籌啥的都不交能行嗎?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啊,
你不考慮那麼遠,到時候到事兒上了沒錢咋弄啊,這個人的生存必須得用錢來支撐,得有經濟基礎啊。
對此佳佳很是不屑,難道我受的不是正規教育嗎?難道我受的不是九年義務教育加市重點加二本嗎?
這都是你的想法,要不就是當老師,要不就是當會計,要不就是找別人給我介紹個工作。
其實佳佳的話也有些讓人不解,既然都上了二本,也學了會計專業,
為啥大學畢業後不從事跟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呢?
關于這一點,佳佳也是有著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會計專業說白了一個月只有四五千
(約2.2萬台幣)的收入,累死累活的考證考學歷,畢業後還是要這樣,
所以當時想的就是走一條捷徑,主要就是會計太累了,還賺不到錢,
當然了最主要的就是賺不到錢,剛畢業這兩年,反正也是走了不少彎路。
李女士接過了兒子的話頭,那現在就看效果吧,咱現在如果是掙到錢了,
那還是支持你的,如果現在這條路走不通,那你現在就要趕緊轉型了。
話還沒說完,佳佳再次怒懟了母親 :我不是正在走著嗎?你為什麼就說走不通了呢?
萬一我能做直播呢?萬一我能把淘寶做大呢?李女士也是沒好氣的表示,反正這都不穩定。
單親的孩子苦啊
看到母親的態度,佳佳很是無奈,但他說這都在自己的意料之中,從他的口中得知,
父母在他6歲的時候就失婚了,之後就跟著母親一塊生活,可佳佳覺得家裡就他一個人,
從小到大母親就只會管他的學習,其他的什麼都不管,
很多東西也只有走過一遍後才知道這個東西不能做,只能靠自己去摸索。
說到這兒,佳佳也是心酸的說了這麼一句話,單親家庭的孩子太苦了,
大部分都是來自心理的,因為單親的孩子成長道路很曲折,我現在很健康,
無論是三觀還是什麼的都很正常,就是三觀形成的過程太慢了,
比如畢業的這兩年走了不少曲折路,其實這些路可以不用走,但是沒有人在旁邊跟我說這些,
給我指引這些,其實這一路走來,我心裡也有很多苦楚無人訴說。
聽到兒子這麼說,母親李女士反駁了起來,你說咋樣才叫關心?
你感冒發燒我是沒送你去看啊還是咋回事?
話還沒說完,佳佳再次來了火氣,不用關心,因為你根本就不會,我已經看出來了,
我都已經這麼大了,我都已經三觀形成了,你還關心個啥啊,那關心都是對小孩的時候關心。
我是一個感受者,你做了沒做,我都能感受的到,還有你和別人的區別這種我都不想去比,
可是你自己就沒感受過所以你根本就不會這些東西。你給我的感受就是只會關心我的學習,
別的什麼都不會,別的家庭都像個人,我們的家庭就是缺少了人情味兒。
此時李女士有些無語凝噎,她也不想跟兒子繼續這個話題,不過李女士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那就是想讓兒子把工作趨向給安定下來,最讓她擔心的也是這個事,你得考慮啊,
人固有自知之明,你得奮鬥,在奮鬥的路上得有成效,如果說沒有成效,
那就要識時務者為俊傑,得改變這個想法重新定位工作了。
佳佳再次怒懟了母親: 你讓我咋安定啊?現在立馬出去找個三四千的工作,
交五險一金,然後一輩子拿著三四千的工資鬱悶到死是吧,你給每個外人都說我是網癮少年,
精神病,你說話的風格就這樣,沒辦法跟你溝通,連溝通的空間都沒有。
看著母子二人的爭論,不難看出他們的矛盾並非在一朝一夕形成的,
此時心理諮商師也詢問了佳佳,你最想得到母親什麼樣的認可呢?
佳佳表示沒有想要得到母親的認可,我在她心裡就是一無是處,
我跟正常的孩子可能也不太一樣,他們可能希望得到認可,得到表揚和誇獎,
從而讓自己感覺很良好,對待生活的態度或者心態什麼的都有個好的發展,
畢竟生活需要誇獎,需要讚揚。
但我跟他們不一樣,因為我的生活環境就是這樣,我不需要這些,我自己可以給自己,
我的成長方式就是我問母親要不到的,母親給不到的 ,這個環境給不到的,
我就只能自己想辦法讓自己成長起來。
事實上佳佳也說了,他對未來是有規劃的,這個工作一個月賺不到4000塊錢,
他也不會選擇繼續的,畢竟幹這個就是為了賺錢的,賺不到肯定也會想別的辦法,
而且有閑錢的話他也會交養老保險的,這個他都是知道的。
事情進展到現在也就清晰了,佳佳並不是一個懶惰不工作的人,
心理諮商師也勸說了李女士,兒子都26歲了,不要用你的老思想去干涉他,
他想要的就是一份有成就感還能賺到錢的工作,他願意在行業到行業之間不斷的去嘗試,
這就是現在年輕人的生活,他26了,你的話他可以選擇不聽的,
他現在選擇關上耳朵,下一步可能就選擇關上心門了。
一番勸導下,李女士也欣然接受,她只希望兒子能夠好好照顧身體,
不要天天熬夜,也可以找份正規的工作,把這份工作當作兼職,
其實李女士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了,她對兒子從事的遊戲陪玩工作並不是很了解,
也很努力的在去試著理解,只是兒子大了,當父母的也難啊,
不說呢,也不是,說多了,也不是,該放手就放手吧。
在我看來,母親李女士的做法很能理解,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個體面穩定的工作,
這是無可厚非的,只是當該說的也說了,該做的也做了,那麼就不要再去干涉子女了,
畢竟孩子大了,都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選擇,干涉的太多,反而會有不好的效果。
對于佳佳而言,他的選擇也沒有什麼錯,現在年輕人確實都不喜歡在別人的屋簷下工作,
總是喜歡在網路中尋找自我價值,幻想著一夜暴富,要說成也網路,敗也網路,
自己選擇的路不後悔就好,但也要多聽聽母親的話,當沒有成效是,識時務者為俊傑。
透過現象看本質,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確實有很多曲折,
作為父母一定要儘可能的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就算不能,
也要照顧好孩子的心理,學習只是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
並不是全部,只有心理健康了,人生才會健康。
人的生活中確實需要得到誇獎和肯定,父母也千萬不要在外人面前經常說自己子女的各種不好,
這會打擊子女的自信心,更會讓子女離自己遠去。
相信很多在職場中打滾的社畜們,總是在思考究竟要為了穩定的薪水逼自己為五斗米折腰,
還是放棄穩定或高薪的工作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早日達到財務自由!
但畢竟這是攸關自己下半輩子的重大決定
因此在做出選擇之前大家不妨先來看看以下這位男孩的勵志經驗~
根據Hk01報導,中國有位畢業于浙江大學物理系的8年級生瑜公瑾,
6年前畢業之後就決定放棄穩定的高薪職業,憑著一股熱血前往競爭最激烈的北京創業。
但畢竟北京不僅生活節奏非常快速、空氣質量也不好,
加上創業時期的艱辛等各種巨大壓力全部聚集在一塊,
使得初出茅廬的他突然意識到為什麼自己竟然過著連好好看一眼天空的時間都沒有的生活!
而當意識到自己因為不知道在為什麼辛苦而把生活搞得一團亂之後,
某天當他再次抬頭看向天空時,恰好看見了超美麗的火燒雲奇景,
因此在那瞬間他不僅被眼前的美景給深深感動與徹底療癒之外,
隨後將眼前的奇景與抒發心情的文字放到網路後,更是意外引起許多網友的共鳴!
因此突發奇想地在2015年創造了一個名為「在雲間」的社群後,也在短短的一年間之內,
使得群內最初的一百多人成長到一萬五千人!
來自四面八方、各行各業的人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角度于社群內分享各種美麗的雲朵照。
即便彼此素昧平生,但大家卻都因為一朵雲、一張照片而療癒了彼此內心的煩惱。
看到雲群內的熱絡互動,創意滿滿的瑜公瑾為了用有別于照片的方式將這些美麗的時刻給保存下來,
于是就開始使用各種顏色的滴膠做雲,並放進透明的滴膠裡建模將各種美麗的雲景復製貼上。
而許多雲友看到瑜公瑾製作的各種夢幻成品之後,都感到為之驚豔並相當有興趣,
因此便紛紛鼓勵瑜公瑾製作各種雲朵的周邊來販售~
看到群內雲友的大力相挺,過去總是要經過熱熔膠純手工製作,
從建模、塑型、打磨到成品,整個過程弄完要花5天時間的瑜公瑾,
也決定將這樣的興趣發展成事業!
除了在淘寶開設網店後不斷爆單廣受好評之外,他還透過過去所學寫了App程式,
讓人拍一張雲朵的照片就能立刻知道各種雲朵的知識~
隨後與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努力打拼之下,瑜公瑾也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和團隊一起替客人製作20萬朵雲,
成功進賬超過百萬元的人民幣(約新台幣430萬)~~
最後瑜公瑾也表示雖然目前的工作不像以前的有高度挑戰性,整個過程也非常枯燥乏味,
整個公司也只是少少的七人小團隊,但卻因為對于這樣的事情有著無比的熱忱,
加上一想到將成果交到別人的手上之後還能徹底療癒到別人的內心,
因此整個愉悅程度和過往相比可說是滿足了不少啊~
真的非常佩服那些勇敢選擇自己所愛、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有為青年啊!
看到這樣的勵志故事,不知道是否也讓你很感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