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綜合推薦
装修
老年生活
老照片
國畫
娛樂明星
俄羅斯新聞
奇聞趣事
動物社
设计
獅城資訊
情感百態
明星
軍事
    
我,俄羅斯人,來過中國39次,在俄羅斯開中文網校,傳播中國文化
2023/03/24

我是馬克@圣彼得堡的馬克, 一個熱愛中國的俄羅斯人,曾39次前往中國,游覽過眾多名勝古跡,對中華美食也有一定研究,算是一個相對比較了解中國的外國人。

現在,我每天從早到晚都在用中文,因為我開辦了自己的中文網校,專門向俄羅斯粉絲推廣中國文化、教授中文、介紹中國的美景美食。

我曾走過8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我獨愛中國。同時,我也想把真實美麗的俄羅斯介紹給中國朋友。

(我的家鄉圣彼得堡)

1976年,我出生在俄羅斯圣彼得堡,是家里的獨生子。按中國的十二生肖來算, 我屬龍,今年46歲。其實我覺得心理年齡才18歲,我喜歡這麼定義自己。

我的原名很長,對中國朋友來說非常別扭,根本記不住。所以,20多年以來,我的中國朋友都叫我馬克,簡單、順口、好記。

俄羅斯父母的教育方式是順其自然、順勢利導,從來不會給孩子太大壓力。

我的父母也是如此,他們都是知識分子,非常尊重我的興趣愛好。我可以自由支配時間,按自己的思維方式來學習,所以從小成績特別好。

(接受中國的電視台采訪)

個人覺得中國的父母望子成龍觀念太深,給孩子造成的壓力非常大,這樣反而扼制了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創造力。

上高中時,李小龍、成龍主演的功夫電影進入了俄羅斯,掀起一股狂熱的中國功夫浪潮。 血氣方剛的我,也對中國武術著了迷,四處拜師學藝。

我的第一個師傅是俄羅斯人,他的師傅是中國人。他的武術造詣不錯,我跟著他算是入了武術的門。

第二個師傅是地道的中國人,還是武術世家的傳人,不但傳授武術,還給我們講授各種中國傳統禮儀,以及華夏五千年的故事。

在師傅的熏陶下,我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想要深入了解,所以決定學習中文。

(在西安吃Biangbiang面)

當時圣彼得堡唯一教中文的高等學院是圣彼得堡大學,我報了該校的東方系中文專業,正式開啟了我的中文之旅。

學習了中文之后,才知道中國的文化需要用一輩子來研究。尤其是古漢語、漢字等,都非常神奇,總感覺怎麼學都學不夠,總有知識盲區。

與此同時,我還攻讀了MBA碩士學位,持有了中文、MBA雙學位。

父母百分之百支持我學習中文和中國武術,他們秉承一貫以來尊重我的原則,認為我的選擇就是最正確的選擇。

學中文就有了到中國交流的機會,1995年9月3號,19歲的我與同學一起,來到了那個向往已久的神秘國度。這是我第一次去中國,在北京待了一年。

(當年在北京留學習武)

記得非常清楚,那天剛下過雨,從北京機場趕到首都師范大學,一下車就看到很多人匆匆忙忙往一個方向走,每個人手里都拿著一個我不認識的器皿。

後來才知道他們拿的是與我們完全不同的餐具,我在俄羅斯從來沒見過這樣壯觀的場面,所以印象特別深刻。

我很快就融入了北京的生活,盡可能多的與當地人接觸,因此語言進步神速。

為了更快了解中國文化,我買了北京布鞋和單車,得空就穿著布鞋騎著單車到處跑、到處看。

到北京后,我又拜了幾個師傅學習武功,其中教形意拳師傅住在西單的胡同里。

每天騎車去師傅那里練拳,都會被沿途濃濃的中國味深深吸引。早就聽說過北京獨有的胡同,身臨其境的感受更是別有一番韻味。

(喬家大院)

進入胡同,中國那雄厚的文化底蘊撲面而來,讓我無比震撼。 非常喜歡這樣古老的中國,覺得這個有著5000年文化歷史的國家,很值得研究和探索。

穿行在千年古都與現代都市之間,感覺真的「很中國」、「很北京」。斑駁的陽光從葉子的縫隙里灑落下來,感覺時間都慢下來了,非常愜意。

胡同里的人家都喜歡坐在院里閑聊,每家的椅子、沙發都很有年代感了。有時我也會進去坐一會,聽他們聊咸淡、侃大山,瞬間被這里濃濃的生活氣息所感染。

(2020年春節,與馴鹿一起過中國年)

到北京才一個禮拜,父親過來看我,帶他去吃餃子的時候,的士司機不知道我說的地方在哪,我就指揮他怎麼走。父親見我比出租車師傅還熟路,驚訝得不行。

父親對北京餃子的份量沒有概念,毫不猶豫要了一斤。等餃子端上來的時候,父親傻眼了,看著滿滿一大盤餃子,幽幽地說:「咱慢慢吃。」

最主要的是,父親剛到北京,哪里會用筷子,杵在那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吃。

人們紛紛跑來看熱鬧,父親更不好意思了。我無所謂,直接上手抓,當時的場面真的非常有趣。

(在圣彼得堡皇村被人抓拍的)

我覺得在北京學語言特別好,除了普通話還有純正的北京話。我非常喜歡北京話的兒化音,感覺比普通話還好聽,後來就一直講北京話了。

中國好玩的地方特別多,去的次數越多就越喜歡。 但是,在我的心目中,北京永遠排在第一位,這主要是與北京濃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密切相關。

之前有一段時間,研究過中世紀的北京,覺得那時的生活方式很有意思,城市規劃也很有特點,引起我極大興趣。所以,每次去北京,我都喜歡住在胡同或者四合院里。

我喜歡早起,五點半就跑到天壇公園,看北京人踢毽子、練太極、把玩鳥,再聽聽古老的京曲,感覺非常神奇,完全被陶醉了。

(向網友們介紹學習中文的工具書)

一年轉瞬即逝,很快我就回國了。當聽說師傅住的胡同被拆了時,感覺非常惋惜。

中國的發展節奏太快了,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有很多老城區、老胡同、老寺廟等,都被拆除了,真的非常遺憾。

受我的影響,父母也非常喜歡中國。我經常把中文老師和中國朋友帶回家作客,父母覺得中國人特別友好,非常高興我和他們交朋友。

母親是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的導游,所以,我從小就經常和外國人玩作一團,并開始學習外國的文化和語言,也對旅游產生了極大興趣。

(中國小朋友游覽圣彼得堡的皇村)

我曾跑過80多個國家,盡管每個國家都各有特色,但都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那麼吸引我。那里不僅有絕美的景色,更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人文魅力。

1999年大學畢業后,我從事了旅游行業,把愛好做成了職業。 前前后后一共去過中國39次,基本上走遍了整個中國。

我接觸過3萬多名不同行業、不同地位、說不同方言的中國游客,還接過1000多個中國旅游團。我曾跟中國朋友開玩笑說:中國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中國。

研究中國文化快30年了,起初許多方面都不能理解。比如中國人喜歡睡午覺,所有人都認可這個習慣,并自覺放低聲音,這真的是很奇怪,因為俄羅斯沒有這個習慣。

(接待來自中國香港的旅游大團)

但是,通過這麼多年與中國人的密切接觸,了解了這些事、物后面的文化背景,現在也能理解了。

在中國,不管到哪兒去,都覺得很舒服,但是每個地方人都超級多,如果人少一些感覺可能會更好。我比較喜歡中國的四川省、福建省和云南省,還喜歡美麗的北疆和南疆。

另外,中國南方的廈門、珠海等城市,一年四季溫度適宜,對寒冷地區的俄羅斯人也非常有吸引力。

到了中國,品嘗美食是必不可少的。每次去都會發現新的菜式, 毫不夸張的說,包括八大菜系在內的大多數中國菜,我基本上都品嘗過了。我可以證明,中國的菜系是全世界最豐富的。

(在彼得保羅要塞,用最佳角度給游客拍合影)

作為一個深度喜愛中國文化的人,我覺得了解中國的飲食文化,是了解中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如果不了解中國的飲食文化,那說明你根本不了解中國。

俄羅斯人多數喜歡吃川菜、魯菜、湘菜等,尤其是用中國烹飪方法做的燒茄子,非常適合我們老外的口味。

下回去中國,我想品嘗一下佛跳墻,聽說這道菜需要很長時間,很多工序才能做好,這深深勾起了我想吃的欲望。

但有些東西還是吃不慣,比如紅燒竹鼠、沙蟲煲、血蛤等等,真的下不去嘴。

(給中國游客介紹景點)

但令我疑惑的是,很多來俄羅斯的中國留學生和中國游客,很難接受我們的本地菜,非要吃中國菜。

難道出來旅游,不是為了感受一下不一樣的異域風情嗎?飲食也應該算一部分吧。

這或許就是兩國的文化差異吧,尤其是老年人,更難適應俄羅斯食物,特別是奶油或者奶制品等。雖然我們的奶制品品質非常好,但有些菜中國人的胃還是接受不了。

俄羅斯的飲食比較特殊,面包品種很多,甜點更多,奶制品也非常豐富,比如奶渣、酸奶油等,品質特別好,這些東西在中國可能都沒有。

俄羅斯的烈酒想必是無人不知,伏特加更是舉世聞名。 因此很多中國人覺得,俄羅斯人都是酒鬼,其實這是對俄羅斯人最大的誤解。

(我是馬克船長)

很多俄羅斯人是不喝酒的,比如我。我周圍的朋友們也幾乎都不喝酒,從來沒有聽說他們喝醉過。

除了飲食方面,待人接物方面也有區別。或許在很多中國人印象當中,俄羅斯人比較冷漠。

其實,俄羅斯人是外冷內熱,這也許跟這里寒冷的氣候有一定關系。剛開始接觸可能會有點兒距離感,熟悉以后會感覺人非常誠實善良。

很多俄羅斯人喜歡冬泳,有的俄羅斯人面相比較兇,導致中國人給我們起了個別名「戰斗民族」,從褒義來講是勇敢,從貶義來說就是好斗。

(秋季俄羅斯的夏宮)

而我個人比較喜歡被稱為「蘇聯老大哥」,或者「俄羅斯兄弟」,這樣更能體現中俄兩國的友誼。

我們俄羅斯人都特別開朗,非常直爽,也很大方,沒有歐洲人那種凡事AA制的小家子氣。這種奇葩的消費觀念,在俄羅斯是很難被接受的。

俄羅斯最大的特點就是大,占全球陸地面積的七分之一,橫跨整個歐亞大陸,可謂是地大物博、幅員遼闊。

在俄羅斯,你可能開了好幾天車,還在同一個地區。一來是地方太大,再一個是路沒有中國發達,所以有些中國游客很不適應。

(我在開模擬飛機)

因為面積大,所以時區就多,共有9個時區,也就是說,東西最大時間差是9個小時。我們總愛開玩笑說:西邊剛起床上班,遠東已經準備睡覺了。

不過,俄羅斯語言好學,基本沒有方言,只要學會俄語,不管到哪兒去都能溝通。不像中國,北京講北京話,福建講閩南語,廣東講粵語,有時隔壁鎮講的話都不一樣。方言眾多,實在太難了。

我想分享給中國朋友真正的、正能量的俄羅斯,為此還注冊了自媒體賬號,想通過自媒體,把俄羅斯最有價值的、最精彩的、最真實的東西,介紹給中國游客。

五星推薦我的家鄉圣彼得堡,因為這是俄羅斯最美麗的城市,曾作為俄羅斯首都200多年,在俄歷史上起過極其重要的作用。

(接受俄羅斯電視台采訪)

這里的宮殿特別多,而且非常奢華,金碧輝煌的程度達到了極致,足以震驚世人。所以,無論是蘇聯時期還是俄羅斯時期,圣彼得堡都是外國人來俄的首選。哪怕疫情期間,這里依然游人如織。

首都莫斯科,是俄羅斯最發達的城市,蘇聯味道相當濃厚。最有名的地方數擁有「世界第八奇景」的克里姆林宮,還有俄羅斯心臟-靠近克里姆林宮的紅場等。

享有「地下的藝術殿堂」之稱的莫斯科捷運,也是世界上公認的最漂亮的捷運,捷運站不僅建筑造型各異,并且華麗典雅。我曾跑遍80多個國家,還沒見過哪里的捷運,像莫斯科捷運這麼漂亮。

(我心目中最美麗的捷運站-莫斯科捷運)

地處俄羅斯最北的摩爾曼斯克,離北極圈最近,與挪威、冰島在同一緯度,極光出現頻率極高,也是觀看極光的最佳地點。

俄羅斯的冬天比較長,很多中國南方游客不太習慣,覺得太冷了。其實我們的冬天只是長,氣溫并不是太低,西伯利亞除外。

而且我們暖氣特別好,不管在哪個地區都有暖氣供應。在中國,江南地區冬天沒有暖氣,連我這個俄羅斯人都感覺到比較冷。

我跟中國的淵源不僅在工作、學術方面,我還創建了自己的中文網校,每天教喜歡中文的俄羅斯網友學中文,向大家介紹中國,其中最受歡迎的是中國菜視訊。

希望自己的綿薄之力,能為中俄友誼做出一點點貢獻。

(在冬宮里給游客拍照)

現在疫情過去了,中國也放開了,非常歡迎中國朋友到美麗的俄羅斯來游玩,我一定會好好接待大家。

我會讓大家在游玩的同時,了解到更真實的俄羅斯,這就是我努力的意義,也是我最想看到的。

最后,祝中國的兄弟姐妹們身體健康、大吉大利、幸福美滿。希望2023年,可以給大家帶來更多快樂、更多歡笑,我在美麗的俄羅斯等你們!

精選推薦
設計.
自從不把床頭柜當標配后,我發現,臥室反倒實用性更強了!
2023/04/08
設計.
50歲農村阿姨,花100萬建三層小別墅,裝修簡單卻舒服得讓人羨慕
2023/04/04
設計.
她花光積蓄,買下大家都嫌棄的一樓20坪老破小,把院子改成臥室,驚呆鄰居:眼光太獨到
2023/04/04
設計.
國外很多家庭不裝窗簾,一層布罩釘窗戶上,比窗簾還省錢還美觀!
2023/04/08
設計.
裝了3套房子,總結了要給貼磚師傅溝通的十件事,都是必不可少的細節
2023/04/08
設計.
我媽說:你這巴掌大的房間 改造后絕了!一個人住也能充滿陽光!
2023/04/08
設計.
台灣36歲小姐姐蝸居16㎡,一室一廳一廚一衛,功能齊全,羨慕了
2023/04/04
設計.
幸好聽勸了!小戶型這樣裝,顯大又實用!
2023/04/08
設計.
台北29歲姑娘買下55㎡小家,入住兩年,老破小脫胎換骨,差別太大
2023/04/04
設計.
小戶型房子就這樣裝修!鄰居看了都拍手叫好
2023/04/08
文章
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