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甘肅小伙王寧(化名)在俄羅斯留學期間,認識了俄羅斯女孩奧莉婭。之后兩人從相識走到了相知,并最終成為了戀人。2009年,奧莉婭跟隨王寧來到了甘肅蘭州,兩個人也由此在蘭州定居了下來。2010年7月10日,王寧在親朋好友的見證下和奧莉婭結為了夫妻。婚后,奧莉婭先后為王寧生育了兩個混血兒子,如今距離他們結婚已經過去10年了,他們的婚姻還幸福嗎?本期最人物紀就帶大家走進奧莉婭的中國緣。
奧莉婭
1986年,奧莉婭出生于俄羅斯奔薩州。她是家中的獨生女兒,父親是工人,母親是家庭主婦。童年對于奧莉婭來說是幸福快樂的,在無憂無慮中,她逐漸成長。
俄羅斯奔薩國立大學
2004年,18歲的奧莉婭進入俄羅斯奔薩國立大學,也是在這里,奧莉婭遇到了她的一生摯愛王寧(化名)。
由于個人隱私的緣故,我們始終無法獲悉王寧的更多信息。但可以確定的是,他是甘肅蘭州人,父母都定居在蘭州,而且還都是知識分子。因為蘭州和奔薩是國際友好城市,所以兩個城市之間互有留學生。
2005年,王寧就只身一人遠赴俄羅斯留學,進入俄羅斯奔薩國立大學。當時他和奧莉婭同校不同級也不同專業。
奧莉婭談丈夫 采訪畫面于2018年錄制
2006年,在一次校園活動中,奧莉婭和王寧有了交集。兩人的第一次見面,就給奧莉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奧莉婭的看來,這個中國小伙的俄語非常流利,她認為王寧肯定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之后,兩人成為了朋友,經常在一起交流兩國文化,這期間,奧莉婭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與此同時,她對王寧也有了好感。在她看來,王寧不僅學習好,人品也很好,是一個值得托付終身的男人。
不久后,王寧和奧莉婭表白了,奧莉婭也沒過多考慮,兩個人便成為了戀人。對于這段感情,奧莉婭認為這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她曾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說道:「我只是覺得兩個人很有緣,大學階段年輕人談對象,在這個階段能看出來,一個人在學習過程中是什麼樣的,他在生活中就會是怎樣的。」
千手觀音表演
2007年,中國殘障人藝術團來到俄羅斯奔薩國立大學演出。當時演出的節目是《千手觀音》。這個節目曾在2005年登上了春晚,在中國火爆一時,因此這個藝術團經常受邀到世界各地演出。在奔薩國立大學一番精彩的演出過后,讓奧莉婭和她的同學們驚訝不已,她們佩服這些殘障人的藝術天賦,同時也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009年,王寧大學畢業,這個時候,他就要回到中國了。可是當時他和奧莉婭的感情已經非常深厚了,他向奧莉婭發出邀請,希望奧莉婭能夠跟隨他到中國工作生活。
讓王寧意想不到的是,奧莉婭很爽快地就答應了。奧莉婭雖然是獨生女,但從小母親就教育她,女人要以自己的家庭為重。所以奧莉婭覺得只要家庭順遂,愛情如意,自己在哪里生活工作都是可以的,所以為了愛情和家庭,她愿意到中國工作生活。
奧莉婭第一次來到蘭州 和黃河合照
2009年7月,奧莉婭第一次來到了中國,他和王寧來到了蘭州,來到蘭州后,波瀾壯闊的黃河映入了奧莉婭的眼簾。對于黃河,奧莉婭并不陌生。初二那年,她們在學習《世界地理》這門課時,老師就給他們講過黃河,她知道了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世界第五大河。
可那時候的奧莉婭也很好奇,她常常在想「黃河為什麼叫黃河呢?」這次能夠親眼見到黃河,她終于解答了自己的疑問,也彷佛將自己又拉回到了國中的那段記憶。
對于初到中國的奧莉婭來說,她要面臨很多問題,因為當時她幾乎不會說中文,僅會的幾句話,也是丈夫王寧教給她的,為了能夠在中國生活下來,奧莉婭苦學中文,她找了中文老師,也買了很多翻譯書。
奧莉婭到圖書館看書
而在學習漢語期間,王寧的父親也幫助了奧莉婭,成為了奧莉婭的家庭教師,每天他都會監督奧莉婭的中文學習,還會給奧莉婭布置中文作業,讓奧莉婭將漢字寫到田字格里,然后交給他檢查,在家人的督促下,不到一年間,奧莉婭的中文就有了很大的進步。
2010年6月,奧莉婭在蘭州的一家醫院里生育了一個混血兒子,兒子的到來讓一家人非常開心。因為出生在中國,小寶寶很快便加入了中國國籍。
2010年7月10日,奧莉婭和王寧在蘭州一酒店里,舉行了隆重的跨國婚禮。婚禮當天,吸引了好幾百人的親臨,大家都想看一看這個從俄羅斯來的洋媳婦,到底有多麼漂亮。那天,對于奧莉婭來說終生難忘,她才意識到中國結婚的繁瑣,各種習俗讓她應接不暇,但因為是大喜的日子,懂事的奧莉婭完美地應付了下來。
從事教學工作的奧莉婭
結婚后,丈夫進入蘭州某大學繼續攻讀研究生,奧莉婭則受聘于蘭州城市學院,主要從事俄語翻譯等工作。
因為夫妻都忙于工作,孩子就不得不麻煩公婆幫忙照看,對于這件事,奧莉婭一度非常自責,在她看來,公婆并沒有任何義務幫忙帶孩子,老年人也有自己的生活。不過那段時間,奧莉婭夫妻和公婆住在一起,自己除了上班,其余大多數時間都在照看孩子。并不是將孩子全部托付給了公婆。
奧莉婭經常會自己下廚
在中國,婆媳關系是繞不開的話題,但是在奧莉婭看來,自己的婆婆非常開明,對自己也很好。小時候,奧莉婭非常聽話,媽媽做什麼她就吃什麼,這也養成了她不挑食的習慣。但是自從嫁到了婆家,婆婆總是在做飯前詢問奧莉婭吃什麼,會根據奧莉婭的胃口做奧莉婭喜歡的食物。不過奧莉婭一般并不會過多建議,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婆婆做什麼,她吃什麼,所以在飲食上,她和婆婆的相差非常融洽。
蘭州牛肉面
不過說到吃,奧莉婭倒是非常喜歡蘭州牛肉面,她幾乎每兩三天都會吃一次蘭州牛肉面。因為蘭州牛肉面非常出名,在俄羅斯街頭,也經常看到這樣的店面。和中國不同的是,俄羅斯的牛肉面通常沒有辣子。所以第一次吃蘭州牛肉面,奧莉婭感覺很辣,但後來,她就喜歡了,甚至比當地人還能吃辣。
奧莉婭和學生合照
從2013年開始,奧莉婭就在蘭州城市學院從事起了教學工作,開始擔任學生們的俄語老師,不過課程并不繁重。很多時候,她還能接到一些翻譯的工作。
2015年,奧莉婭接到了一個新的翻譯工作,當時甲方要求她翻譯一些關于敦煌文化和藝術的書籍。為了深入了解到敦煌文化,奧莉婭還特意去了一趟敦煌莫高窟。這一次游學,讓奧莉婭對敦煌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下決心要苦心研究中國文化。
2017年8月,奧莉婭憑借自己的努力成功進入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開始攻讀博士學位。而奧莉婭的導師正是中國敦煌學知名學者鄭炳林教授。
奧莉婭和導師鄭炳林在一起研究文獻
這個時候的奧莉婭中文水平已經非常優秀了,和人正常交流以及翻閱中文書籍都不存在問題。但即使這樣,她也倍感壓力。
為了能夠早日畢業,奧莉婭非常努力,她放棄了很多娛樂時間,將大量的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期間,她多次前往敦煌調研學習。也翻閱了大量記載敦煌文化的書籍。
不過攻讀博士期間,奧莉婭也時刻惦記著家庭。不僅監督兒子的學習生活,還和丈夫備孕生了二胎。
2018年5月,奧莉婭又為王寧生育了一個混血兒子,兩個混血兒子對于奧莉婭來說就是上天賜給她的禮物。不過,她還想生女兒,可是工作學習都太忙,這件事只能往后壓了。
奧莉婭敦煌獎證書
2019年底,奧莉婭獲得了由甘肅省政府頒發的外國專家「敦煌獎」。這個獎項肯定了奧莉婭對于敦煌文化的研究。也肯定了奧莉婭在向俄羅斯傳播敦煌文化方面的努力。對于獲獎,奧莉婭非常高興,她第一時間向自己的父母分享喜悅時刻。她覺得自己生活在蘭州,也是一種緣分,她愛這里,這里就是她的第二故鄉。
奧莉婭對敦煌文化興趣濃厚
2021年7月,奧莉婭獲得了敦煌學博士學位,與此同時,她又受邀到甘肅政法大學任教,在這里,奧莉婭負責教授語言和文物保護法的課程。作為老師,奧莉婭深受學生的愛戴,同學們都很喜歡這個洋外教。因為奧莉婭上課幽默風趣,會給學生們講述很多更深層次的知識,讓學生們感覺到,這個老師的能力很強。
接受科技日報采訪
2022年9月14日,奧莉婭接受了科技日報的采訪,作為在甘肅扎根工作的俄羅斯專家,奧莉婭大談數字技術賦能文化遺產保護的相關知識,從她的采訪來看,奧莉婭的中文水平的確很出色,而且文化功底也很深厚。不過從視訊中也能看出,不到40歲的奧莉婭有些發福,而且還戴上了眼鏡。
上課時的奧莉婭
如今奧莉婭來中國已經13年了,她早已融入了中國生活。目前,她還在甘肅政法大學絲路法學院擔任教授,同時還在研究敦煌文化。她的丈夫王寧同樣在另外一家高校擔任教師,夫妻倆都是專家學者。她們共同孕育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已經12歲了,已經上小學六年級了,小兒子也已經4歲了,在上幼兒園小班。
奧莉婭近照 拍攝于2022年9月15日
奧莉婭一直都知道,甘肅是中國發展相對緩慢的地方,也是一個經濟水平落后的省份,但即使這樣,13年來,她還是察覺到甘肅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就拿蘭州來說,奧莉婭說道:「現在蘭州環境改善了許多,處處綠樹成蔭,高樓林立。現在,在蘭州修建了好多新的博物館,提高了大家的文化和歷史素質。這里城市道路很干凈,還在黃河邊修建了好多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