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在小戶型裝修中要懂得取捨,因為在面積有限的情況下,不可能像大戶型那樣,做到面面俱到。可事實上,作為一個長期生活的居住空間,基礎的功能性還是要有所保證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合理的佈局規劃就尤為重要了。
本期給大家帶來的就是一套面積僅39㎡的小戶型案例,雖說空間只有巴掌大,且通過改造後,一家三口還是只能擠在一個房間,但空間的功能性卻一點都不少,並且十分符合屋主一家的生活方式。因此,大家也可以來參考下屋主家的設計思路。
本案座標深圳,一室一廳的格局。雖說戶型結構很難滿足一家三口的居住需求,但由於該空間是以陪讀房定位的,且只有孩子上學的時候,才會在這裡短暫居住。所以在空間改造時,屋主也就放棄了兩居室的改造想法,畢竟在空間小的情況下,強行改造兩居室,必然會十分擁擠。當然,基本的空間功能性,還是不能少的。
結合現有的空間情況,佈局改造如下
1、將廚房與生活陽臺打通,並將櫥櫃延伸出來,進一步提高空間面積。
2、弱化客廳功能,並強化餐廳功能,為空間保留下一個寬敞的活動區。
3、主臥整體抬高,並借用飄窗臺的空間,規劃出一張兒童床,解決全家人的睡眠需求。
4、將衛生間台盆獨立在外,在提高空間利用率的同時,借用牆體空間設置雜物櫃。
雖說戶型很小,但入戶緩衝的空間還是要保留的,距離進門一米的位置擺放一台小冰箱,既避開了擁擠,又起到了一定的遮擋作用,並且還不會影響採光。而鞋櫃則以高櫃的形式,設計在了進門右手邊,滿足了鞋子、包包等物品的收納需求。
考慮到該房是以陪讀房定位的,所以在客餐廳的佈局上,就弱化了客廳功能,並強化了餐廳功能。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空間顯得更加寬敞,也可以延伸出多種功能性。比如該餐桌就可以當作寫字桌、辦公桌來使用。同時,靈動的佈局,也方便了後期二次調整。
餐廳側面則以對稱的方式,設計了一組卡座櫃,再搭配上水藍色元素,既營造出了溫馨的生活畫面,也兼具了一定的收納能力。而牆面安裝的投影儀,也為空間保留下了極致的觀影體驗。
將投影幕布隱藏在對面的吊頂內,可以根據需求自由升降。廚房埡口及吊頂,採用弧形結構來設計,在帶來一抹優雅的同時,也為空間增添了一抹圓潤的氣息。
當廚房櫥櫃延伸出來之後,則分別內嵌了一台洗衣機、乾衣機,解決了小戶型的晾曬需求。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讓檯面空間得到了拓展。比如多出來的檯面,就兼具了水吧的功能。
廚房地磚與客廳地板之間,採用弧形的方式來連接,既在動線上做到了更加自然、流暢,也與頂部的造型做到了對稱。
L形的櫥櫃,搭配上側面的一組高櫃,哪怕空間很緊湊,也依然擁有了不錯的收納、操作面積。而當空間以白色調來定位後,也彰顯出了一抹整潔、乾淨的氣息。
通往臥室的過道很長,為了合理地利用面積,將衛生間台盆獨立在外,不僅緩解了衛生間內部的空間壓力,也可以提高空間的利用率。
而旁邊借用牆體空間設計的雜物櫃,也解決了家裡清潔物品的收納,並與台盆櫃連接成了一個整體。
衛生間內部十分狹小,但也將能利用的空間都利用起來了。比如馬桶上方的隔層設計,就解決了一些洗漱用品的收納。而淋浴花灑則設計在了馬桶對面,雖說無法徹底分開,但後期可以利用浴簾來起到阻水的作用。
全屋功能最強大的空間就是臥室了,比如整個地面都用榻榻米抬高,就增加了空間的儲物能力。再比如利用飄窗臺設計的單人床,就解決了孩子的睡眠需求。
整面牆的儲物櫃採用藏露結構設計,在滿足不同收納需求的同時,也降低了櫃體的厚重感。尤其是部分原木元素的點綴,更是讓整個空間氛圍清爽多了。
門頭上方設計隔層,一來可以避免空調直吹,二來也能放置一些不常用的雜物。
書桌功能疊加在主臥之上,將床頭內部的書桌拉出來,並將榻榻米門板打開,就立馬延伸出了一塊學習、喝茶的角落,非常巧妙。
其實在空間設計中,不管是大戶型還是小戶型,最重要的就是定位。像上面這套案例,看似設計不太適合常規家庭的居住需求,但卻十分符合屋主一家的生活方式。所以也希望通過本案,能給大家裝修帶來一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