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奧克薩娜和她的學生們 采訪對象供圖(下同)
剛結束一場急救培訓,來自俄羅斯的奧克薩娜(Krupikova Oksana)又馬不停蹄趕著去接娃。她笑著對記者說:「上海的節奏很快,我現在的生活真的忙到停不下來。」
奧克薩娜曾經是一名專業的藝術體操運動員,和丈夫結婚定居上海后,她萌生了「開一個舞蹈教室」的創業想法。2016年,她在浦東創辦了第一家藝術體操和舞蹈學校,成為BodyLab國際舞蹈中心創始人。如今,舞蹈教室越開越多,在上海已有三家門店。
在上海創業的過程中,奧克薩娜得到不少幫助。「許多中國朋友都很支持我,他們給我出了很多主意,第一家舞蹈中心所在的浦東新區花木街道也熱情地為我答疑解惑,比如怎麼申請開一家店,怎麼為老師辦理簽證。」奧克薩娜說,在中國生活了十多年,她始終覺得中國人很友善,也很尊重人,相處起來很舒服。
奧克薩娜說,「指引」她來中國的,正是她的爺爺。她的爺爺是一名共產黨員,從小就時常給他們兄妹講中國的歷史和故事。在爺爺的講述中,中俄關系友好,像兄弟一樣。耳濡目染之下,她在大學期間選擇去上海交大做交流生,得到了爺爺的支持。「爺爺說,你去中國的話,未來的發展肯定會很好。」
留學兩年的日子里,上海給奧克薩娜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國際化,有很多外國人,而且很漂亮。奧克薩娜對上海的第一印象,就覺得極像她的故鄉加里寧格勒,綠化茂盛,河流密布,而她特別鐘情有「水」的地方。她的三家舞蹈教室中,有一家離外灘非常近。于是,下課后她總愛拿一杯咖啡或者茶,去江邊散步,拍一些好看的照片,這已經成為她的一大愛好。
在她眼中,十多年來,上海的變化非常大:高樓林立,馬路寬闊,綠意盎然。「我非常喜歡上海的變化。」奧克薩娜說,她將繼續在上海發展,因為上海已經成為了她的第二故鄉。「我去過國內外很多國家和城市,在上海生活真的很便利,手機掃碼、外賣、快遞,太方便了。」
奧克薩娜的兒子也出生在上海,現在已經8歲,就讀于浦東一家國際學校。她鼓勵兒子從小學好中文,多了解中國文化,傳承祖輩那份「對中國的愛」。如今,兒子也十分喜歡中國的文化,還學習了中國的傳統武術。
疫情后,隨著國際航班逐步恢復,奧克薩娜打算下個月回俄羅斯看望母親和哥哥。她說:「我們已經6年多沒見了,大家都很想念彼此。」